◆
[ 四川省第20届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]
—— 学术研讨活动 ——
●●●
为深刻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”的重要论述精神,积极贯彻落实为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 年)》和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等相关文件精神,助力学前教育创新实践,推进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,“四川省第20届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活动”于5月21日至23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第一幼儿园顺利举行,来自全省的百余名幼儿园园长、教师代表齐聚凉山,共同关注“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幼儿园创新实践”,共享学前教育学术盛宴。
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幼教集团党支部副书记 园长夏嘉忆、副园长许莹莹、副园长汤晴、教科室副主任吴秀平参与了此会议。
吴秀平老师在教师论坛作专题发言。
01
专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
众多省内外专家相聚本次盛会,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幼儿园集团化发展创新实践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专家们针对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教师成长,以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,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02
教师论坛
5月22日下午,在教师论坛中,吴秀平老师以《技术赋能教育初心:守护童年的动态平衡》为题,进行交流分享。
吴秀平老师抛出问题“什么是新质生产力?”这一颇具启发性的的问题,引发参会教师深入思考,并从新质教育的双重挑战开始分析,提出数字化浪潮下,如何通过技术革新与教育本质守护实现动态平衡。继而用案例《竹趣之旅》提出技术介入遵循“三要三不要”:要赋能,不要替代、要适度,不要过度、要引导,不要放任。
未来教育图景:在平衡木上起舞
幼儿园教育的终极目标,是培养“完整儿童”——既能在雨中欢快踩水洼感受自然之美,也能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;既有勇气尝试第一次攀爬架顶端的挑战,也有耐心等待蜗牛爬过小路的从容。这种看似“无用”的成长,恰恰是为未来人生储备最宝贵的“底层能量”。
数字化时代我们面临双重挑战,
一是教育技术与教育本质守护的融合,
开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教育的新征程。
二是如何规避感官剥夺风险,
唤醒屏幕之外的生命力。
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持续反思和创新教育方式,
以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。
我园将继续秉持
对教育的热忱和使命感,
勇敢地迈向未来,
为培养既能拥抱技术的便利,
又能体验自然和真实世界的美好的
新一代而不懈努力!